意思是:在毫无办法的时候,采取有风险的行动。铤而走险,读作:tǐng ér zǒu xiǎn,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意思是:它只是一只鹿,着急了就会疾速走入险境,着急了还能选择吗?铤:疾走的样子。走险:奔赴危险的地方。
近义词:见义勇为、孤注一掷、无路可走。
反义词:畏缩不前。
用法:1.如今救人如救火,只好铤而走险,直闯虎穴了!
2、他老是铤而走险,弄得处境危如累卵,实在让人很担心。
典故:
在春秋时代,晋、楚两国争当诸侯的盟主。据《左传·文公十七年》记载:有一次,晋国大会诸侯,却不见郑国来参加,因此怀疑郑国对晋有二心。郑国国君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晋国国君说:“我国虽小,但三年来多次朝见晋君。以人臣之礼相事,已尽了最大的诚意,但是你们还是怀疑我们的忠诚。现在我们郑国的处境是前头怕,后头也怕:既害怕楚国来攻,又担心晋国来犯。当我们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像被猎人追捕的鹿一样,为了活命,即使会走上灭亡的下场,也会用全副兵力抗晋,或倒向楚国。”后来,“铤而走险”就从原文摘出,被用来指在穷途末路或受逼迫时,采取冒险行动或不正当的行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