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并不是一个大众化的成语,所以有许多人对它都不是很了解,但这个成语其实也是通过故事改编而来的,接下来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
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
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
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
“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
韦编三绝的启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人前显耀,就得背地里受罪,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满园梅花香
克服投机取巧的思想,扎实读书,将来才会成为一个很有用的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