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财经 >内容

宜黄戏乐器(介绍宜黄戏)

2022-06-19 11:21:32来源:
导读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介绍宜黄戏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介绍宜黄戏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介绍宜黄戏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介绍宜黄戏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宜黄戏简介

宜黄戏

宜黄戏是江西省地方的戏曲剧种之一,旧称宜黄班,发源于宜黄地区。宜黄戏的主要声腔是产生于当地的"宜黄腔",俗称二犯或二凡,相当于京剧的二簧,后来逐渐吸收了西皮调、浙调、南北词等腔调,变成以皮黄戏为主的剧种。宜黄戏的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省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民国期间,宜黄县已无专业的班社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黄县为恢复这个古老剧种,于1956年定名为宜黄戏。

芝百士回答,版权必美家究,未经许可,不队得好转载

历史沿革

早在明代中叶,宜黄县就是江西省地方戏曲的活动中心。根据明代临川人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所载,当时流行于宜黄的戏曲是唱弋阳腔的。自从嘉靖以后,此地的"弋阳之调绝",相继兴起的便是徽州、青阳两腔的流行。不久,在浙江任布政司左参政的宜黄人谭纶,从浙江引进了海盐腔,继弋阳、青阳等腔之后而占据了江西剧坛,曾经盛极一时。由于这支海盐腔逐渐渗合了弋阳旧调和宜黄方言,产生一些新的特点,故而被人称为"宜黄腔"。清顺治年间(1644-1661),熊文举在南昌看了宜黄班演的《紫钗记》后,写下"知是清源留曲祖,汤词端合唱宜黄"诗句,表明汤显祖此剧曾以宜黄腔演唱。但这种宜黄腔,乃是海盐腔的一种变调,仍然保持一唱众合而没有管弦伴奏的高腔形式,现在被人称它为"古宜黄腔"。

三与提程常根几,东更议华段技住。

清朝初年的时候,在宜黄县崛起的宜黄腔,与早先由海盐腔变调的旧腔又迥然不同,其原始曲调有二种:一是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叫作"平板吹腔";另一个则是以唢呐伴奏的"二凡",又被称作"唢呐二凡"。这两种曲调共同起源于明代的西秦腔,其中二凡本名"二犯"(见明万历《钵中莲》传奇抄本),约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发源于甘肃省南部地区的西秦腔,路经扬州或安庆而传进江西。现今的浙江乱弹和江西宜黄戏的"二凡",其曲词与"西秦腔二犯"相同,可知宜黄腔与此有渊源关系。从音乐上来看,宜黄腔的"二凡"为商调式,"平板吹腔"则仍为宫调式;在板式上,由"二凡"原有的一处流水板,扩展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这就构成以"二凡"为主体的基本唱腔。当流入宜黄以后,宜黄腔在音乐唱腔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二凡"由宫调式改为商调式(平板吹腔仍为宫调式);中调性上,由西秦腔的正宫调(G)降为凡字调(E);在板式上,二凡由单一的流水板,扩展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构成以"二凡"为主体的基本唱腔便从西秦腔中脱颖而出,成为宜黄新腔。清初,这种新腔传到了浙江。如康熙(1662-1722年)间绍兴人徐治公在《香草吟》传奇第一出《纲目》眉批说:"作者唯恐入俗伶喉吻,遂堕恶动,帮以请秦吴歈四字先之。殊不知是编惜墨如金,曲皆音多宇少,若急板滚唱,顷刻立尽,与宜黄诸腔大不相合。"据此,当时在浙江杭州、绍兴等地流行的戏曲,尚有由俗伶演唱的剧种,包括扳腔体的宜黄新腔。

在清代乾隆初年,宜黄腔有一次重大的变化,即在秦腔、乱弹的影响下,废除了原有的唢呐和笛子,而改由胡琴为主奏乐器,并将吹腔、二凡两种曲调统一起来。二凡分作倒板、十八板(相当于京剧的回龙)、正板和紧中缓,吹腔则变成了二凡的平板。这就形成了清朝乾隆年间广泛流传的"胡琴腔"(见李调元《剧话》卷上)。这种属于板腔体的宜黄腔,对江西各地的乱弹剧种的形成,影响较大。现今流传的赣剧、工河戏和宁河戏的乱弹腔"二凡",据老艺人相传的说法,都有"宜黄调"这一称呼。胡琴腔在乾隆时已经遍布于安徽、江苏、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和四川等地,如四川人李调元的《雨村剧话》说:"胡琴腔起于江右,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簧腔。"旧时习惯称江西为"江右","二簧"即"二黄",今川剧仍称二黄腔为"胡琴",其二黄的回龙腔,却名为"宜黄夺子",川剧的胡琴,当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乾隆末由微班艺人带进北京的二黄腔,起初也有称为"宜黄腔"的,如戚震的《京华百六竹枝词》中写道:"宛转珠喉服靓装,弋腔秦调杂宜黄。"今江西的赣剧、东河戏和宁河戏,仍称二黄腔为"二凡"或"宜黄调"。以上事实,证明了近人杜颖陶《二黄来源考》所断定,二黄腔即系宜黄腔之讹传的一说。盖江浙方言"宜"、"二"同音,加上宜黄腔俗名"二凡",宜黄腔被传误为"二黄腔"。清末以后,以演唱宜黄腔为主的建昌班(形成于南城县),从江西省的东北地区流传的赣剧中,吸收了其他乱弹的声腔和剧目。从此,宜黄戏由单一的宜黄腔(二凡)变成由多种声腔综合而成的剧种。

是主部力重及路期世油,究影约史快按。

宜黄腔兴起后,主要流行于江西省境内的抚州、建昌(治今南城)、饶州(治今波阳)、广信(治今上饶)、赣州、南昌诸府。清中叶后,在抚州出现了专唱宜黄腔的乱弹班,如宜黄班、建昌班、广昌班、宁都班等,江西的赣剧、抚河戏、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等,都因增添了宜黄腔,而变成了高、昆、乱的"三合班"。宜黄腔从江西向外流播的路线是:一从赣东北地区传入安徽,再向长江以北推进;二是由南昌和赣州分路向湖南发展;三是从赣中向福建流传,在闽北和闽西一带留下很深影响。清朝末年的宜黄戏,班社如林,流播广远,仅在宜黄县境内就有六顺、合顺、森顺等六七个戏班。一直到抗日战争以后,宜黄戏开始衰落。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剩下少数的宜黄戏艺人,早已解甲归田。为了抢救这一古老剧种,1957年,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江西省宜黄戏剧团,曾经先后举办三期演员训练班,培养一些新生力量。当时的老艺人李伍俚、李忠保、何九龙、曾学进、邓爱利、谢忠奎、吴玉仔等人都担任过教师。他们对于恢复宜黄戏这一剧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经过几年的努力,宜黄戏剧团挖掘、记录传统剧目有两百多本,整理了宜黄戏的全部唱腔和曲牌,先后上演了《齐王哭殿》、《奇双配》、《孙氏祭江》等传统剧目,同时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有《焦裕禄》、《山城春晓》等。现在,除宜黄县设有专业剧团外,在宜黄、南城、南丰以及福建闽西的建宁等地农村,尚有一些业余性质的剧团,不时在唱宜黄戏。

建国后于1957年成立了扛西省宜黄戏剧团,先后举办三期学员训练班,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今宜黄、南城、南丰以及闽西的建宁等地,尚有业余演出。较有成就的老艺人有李伍仂、李宗保、何九龙等,青年演员熊碧云、应用贤等也有一定影响。

艺术特点

宜黄戏的二凡曲调,字紧腔促,其板式有导板、回龙、正板、简板、流水但没有慢板,男女同宫同调,唱腔平直而少变化。其中平板(即四平调)由吹腔衍变而来,系宫调式,为使它与徵调式的二凡互用时方便,宜黄戏不仅借用了正板过门,并且在结束唱段时(即第四句的后半句)加了一个重句尾子,由原来的宫调式变为徵调式,使之协调统一为一种特殊的唱法。另有唢呐二犯,高昂激越,配以大锣大鼓,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原先使用胡琴伴奏之前的面貌。

宜黄戏的音乐唱腔,是属于板腔体的,其唱腔包括宜黄腔(二凡)、反调、唢呐二凡、平板吹腔、西皮、浙调、南北词等。这些腔调大部有各自不同的板式,而板式的连接自有一定的规律。"二凡"亦被称作"二犯",为宜黄戏的主要曲调,其板式有:正板(又叫慢板,一板一眼)、简板(又叫快板,一板一眼,速度略快于正板)、倒板、十八板和紧中缓(又名紧板,紧拉慢唱,节奏自由,在伴奏上有上板、不上板两种,上板的节奏感强,叫摇板,不上板的叫散板)。宜黄戏的平板,有快、慢两种,另有一种平板转正板的唱腔,即前三句唱平板,从第四句开始转唱正板,如《奇双配·哭监》当中李奇的一段唱腔,就是如此。根据这些板式来看,宜黄腔从散唱(原始的二凡曲调)到上板以后,也只有发展为一板一眼的正板、简板,而没有一板三眼的慢板和中板。散唱形式也仅有紧中缓而未分出散板、摇板、滚板等,因而使它更具有原始性。宜黄戏唱腔的特点可以归纳为:(1)宜黄腔的板式结构为对偶格式,各种板式都是上下结构,由一对或多对上下句的反复使用而构成唱段,每句唱词为比较正规的七字句或十字句,而唱词安排在节奏上也有一定的规格。(2)各种板式均可独立成段,也可互相连接,如倒板转正板,正板转简板,正板转紧中缓等,并且开始出现由慢到快的整套唱腔形式,即倒板?--十八板?--正板--简板?--紧中缓。如《四国齐》中晏婴唱的"金牌宣"一段,即为最完整的套式。(3)整个二凡曲调的旋律比较简单质朴,如正板唱腔,原来只有四句固定唱腔,没有什么变化,唱腔中拖腔尤为平直,不像现在京剧的二簧那样,"一句之腔,曲折引长,人各为政"。(4)男女腔一般是同宫同调,行当唱腔不完备,如正旦、正生腔不分。实际上宜黄二凡的整个唱腔只有小旦(包括小生)、正生(包括青衣、老旦)和花脸腔。在调式上,男腔分为两种:一是高调式(下句落音2),二是徵调式(下句落音5);而女腔中的徽调式才刚刚形成,这些特点,大体上保留了清代宜黄腔固有的原始面貌。

二凡反调,又被称作"还魂腔"、"阴司调"。其音调低,表达深沉伤感,如泣如诉,大多被用于表达哭灵、托梦时诉说哀苦之情。有时以唢呐伴奏,并配以大锣大鼓,更增添了肃穆、悲苦之情,其板式同于二凡,如《三官堂》、《下河东》、《双钉案》等剧,都有这种"反调"。唢呐二凡,以大唢呐为主奏乐器,其唱腔宜于抒发高亢悲壮的情绪。这种腔调的板式结构,可以分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其中倒板为四句腔,第一句属于倒板,其余三句都是散唱,第四句末尾三字则近似于京剧的回龙,下接一板一眼的正板,句数不等,再转入紧打慢唱的流水小拖腔。这种流水板是一种连念带唱的板式结构,在唱调上则重复念白。清乾隆刊本的《缀白裘》收入《斩貂》的一段唱词,与此完全相同。西皮与二凡的结合构成了宜黄戏的"乱弹腔"。这种西皮来自赣剧的贵溪班,男女腔不同,唯有女腔的正板,上下句均为板上开口。

宜黄戏的角色行当分工较细。生行有正生、老生、小生、末;旦行有正旦、小旦、老旦、二旦;净行有大花、二花、三花、四花。据说早年的行当和弋阳腔同,都是"九角头",后来又增加了末、二旦和四花,变成"十二行"。演员平时练功的动作要求规范化,有"腋下夹蛋"、"颈旁备针"、"武将起霸手撑天"等术语。服饰和穿戴均有规定,如马鞭分龙头、凤尾数种,或木制或丝编。帝王用龙头鞭称为"乘龙驹",都不可错乱。在表演中,有些剧目还保持着早期的关目、排场,如《龙凤阁》较京剧多《赵飞搬兵》、《抱龙登基》等场次。表演上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养料,如《四国齐》的点马,扮演骑兵的六个演员,身扎马形,脚踏鼓点而作出种种跑马舞姿,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剧中钟离春的脸谱,左边画一铜钱,以显示其身份的高贵尊荣,右边画桑叶一片,寓意其出身微贱,脸谱英武妩媚,乃系宜黄戏中旦角开脸之典型例子。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